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25-2-18
雨水時節降雨開始增多,空氣濕度較大,中醫認為此時應該以健脾祛濕為主,在雨水節氣應如何做好健康保健?有哪些祛濕健脾的食材推薦?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祛濕呢?
雨水節氣天氣逐漸回暖,降水開始增多,空氣中的濕氣也逐漸加重,容易出現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瀉腹脹等癥狀,這時候健康保健的重點是在健脾祛濕,尤其是在南方。
中醫認為,多甘少酸健脾陽,是雨水節氣飲食的一個重要的原則,應少吃山楂、烏梅等酸性的食物,多吃大棗、山藥等具有甘甜味的一些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膩、高糖等加重濕氣的食物。
向大家推薦幾款藥食同源的食材:第一個是常見的薏米,可以跟赤小豆一塊兒煮水飲用,也可以做成薏米紅豆粥、薏米冬瓜湯等等;另一個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山藥,如山藥排骨湯、山藥小米粥、白扁豆山藥粥,這都是家里可以做的。另外雨水季節也可以適當吃一些辛溫的食物,比如韭菜、香椿、蔥等,有利于消化功能的增強。
需要注意的是,濕邪分為不同的證型,每個人的體質也不一樣,比如形體偏胖、大便黏滯、小便偏黃的,這種人屬于濕熱體質,這時候需要清熱祛濕。而對于一些畏寒怕冷、腹脹腹瀉、疲乏浮腫的這些寒濕體質的人需要溫中散寒祛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濕。比如我們說的手足心發熱、口干舌燥、舌質紅沒有舌苔的這類陰虛體質的人,使用溫燥祛濕的藥物或食物,會進一步傷陰導致虛火更旺,出現煩躁、失眠等癥狀。另外一些血虛體質的人,要慎用祛濕,比如女同志月經量少,面色萎黃、唇甲色淡,盲目祛濕可能會耗傷氣血,使血虛加重。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小孩也不能盲目祛濕,在祛濕的同時首先還是以健脾為主。
轉載自-國家衛健委官網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