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1-10-21
生意社10月21日訊 “在美國市場上,我們也看到很多這樣的情形,很多大型制藥企業他們現在正面臨專利懸崖,因為他們的專利到期了,就會面臨競爭。但這就是市場運作的機制。”10月20日,在中美醫藥產業峰會的間隙,賽諾菲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A·魏巴赫與媒體短暫會面中,就眼下醫藥界紛爭不休的知識產權矛盾談了簡單看法。
據了解,研發一個新藥平均需要10到15年的時間,花費近13億美元。在全球這個醫藥市場中,因為投入巨大,原研藥企遠遠少于仿制藥企業,正因為仿制的出現,使得知識產權紛爭不斷。加上到2015年的5年中,銷售額超過770億美元的藥品專利將到期,有關仿制、知識產權問題更加引得醫藥界人士關注。
據業內人士介紹,有一些企業在一個藥品將要到期的時候,會以某個成分的功能再申請延長專利期。
“實際上專利作為一種法律工具只保護專利期限之內的產品,期限不能夠被延長。當然可以開發新的產品,新的專利。”克里斯托夫·魏巴赫說,如果這個專利到期了,這個產品就不再受到保護,或許可以去開發一些類似的藥物,但是這些類似的藥物,需要和專利到期的藥物進行競爭。實際上這形成了競爭。
克里斯托夫·魏巴赫介紹,在美國市場上,能看到很多這樣競爭的情形,很多大型制藥企業他們現在正面臨專利懸崖,因為他們的專利到期了,就會面臨競爭。但這就是市場運作的機制。未來,賽諾菲公司的專利三分之一就會因為專利到期而消失,賽諾菲會因此失去三分之一的銷售收入。
據了解,輝瑞也會因為專利到期而喪失一部分的收入。
為了避免專利到期而來的競爭,一些原研藥企業在研發方面加大了投入,而且重新嘗試新的研發模式,如合作聯合研發的模式。
目前,賽諾菲在中國已經有十個合作對象,包括其他企業和科研機構,“我們投資支持創新,如果成功,我們也會分享利潤。如果發現了新的分子,不光為中國市場開發,而且也為全球市場開發。所以我們看到不同的制藥企業有不同的策略應對專利到期。”克里斯托夫·魏巴赫說。
本報獲悉,為激勵中國創新藥物的發展,藥物研發也被作為行業發展重點之一寫入了“十二五”計劃。中國醫藥工業科研開發促進協會與美國藥物研發與制造商協會達成共識,認為中美生物醫藥企業應認識到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未來在技術、資金、和戰略目標多方面將形成分享。
更多行業資訊請訪問醫用家具網:http://www.shshiye.com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