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6-1-11
都說中國醫改難!難在哪里啊?表面上看,中國醫改難在改革的體量大、涉及的面廣、特別是涉及老百姓的生老病死和切身利益上。因此,舉足輕重、牽一發而動全身!
中國醫改難!從管理學上看,其實難的根本原因,并非局限于此。更重要的是中國醫改的動力不足,投入不足。特別是政府部門之間的利益博弈與相互牽制,使中國醫改的政策不配套、投入資金不到位、醫保不聯動、價格調整不到位、醫護人員正當待遇不無完全落實。這些是根本難因!雖很殘酷,但也很現實!
中國醫改不能都讓中國的公立醫院來承擔醫改的任務、醫改的責任!醫改的公益性,應當通過政府與財政的投入來維護其公益性!財政不投入,醫院是無法通過自己來維持公益性的。藥品最終價格的形成,經過了生產、流通、銷售、與醫院藥事服務等諸多環節,為什么只有醫院藥房服務是零差率呢?國家如何補貼醫院藥事正常消耗,也是改革的一個動因。
中國醫改的焦點可能就是公立醫院改革!一方面公立醫院體量大、存量多,占有我國醫療服務資源總量的70%—80%以上;另一方面,公立醫院承擔著80%—90%的醫療服務工作量!因此,中國醫改不解決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問題和公立醫院不投入醫改,都很難說中國醫改的成功。
中國醫改繞不過公立醫院改革這道難關。那么,公立醫院改革又難在何處呢?一是公立醫院的投入機制與服務機制和公益責任機制存在著極大的偏差和落差,這個問題不解決,公立醫院很難在醫改中發揮積極作用。二是公立醫院的管理體制落后、僵化、比較陳舊。很難在醫改中發揮獨特的法人作用。因此,公立醫院依賴政府、依賴衛生行政部門的現象,尤為突出。三是公立醫院取消以藥養醫動力不足。如果醫院不開藥房,病人不方便。如果醫院開藥房,政府不補貼,就會虧損。醫院沒有積極性。四是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的改革創新機制沒有真正形成。
另外,各級政府以及各級政府的主管部門,對醫改的認識以及對醫改的投入,特別是醫保部門與三醫聯動的真正實現,是關聯度非常大的選項。如果忽視了中國醫改的環境因素,也同樣很難成功。舉個例子來說,國務院提出簡政放權,現在醫保藥店已經不需要市人社局審批了,可是,也沒有一個途徑能夠再辦醫保藥店的手續了。因此,這種簡政放權,事實上就有可能成為了某些部門的不作為,讓群眾和社會辦事更難!讓中國醫改落實更難!
綜上所述,中國醫改要解決“四難”。一是要解決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難。這是根本保證,也是公益支撐。二是要解決公立醫院的生存難。不要依靠從病人的服務收費上來養活醫院,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醫改問題。三是要解決政府部門的協調難。要讓更多的部門主動投身醫改,幫助醫院和基層解決實際難題。四是要解決醫藥、醫保、醫療改革的同步難。不能只改革醫療,而讓醫藥和醫保改革滯后。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