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09-8-18
上海詩燁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2009.08.18 09:51
目前,上海市已有10多家醫院建立了電子病歷系統。市衛生局計劃用3-5年時間,建成覆蓋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網絡和信息共享平臺。據了解,該措施能夠促進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向廣大居民提供連續、動態、終身的健康服務。屆時,各醫院的檢查可以通過網絡傳輸,患者在一家醫院檢查后,全市各醫院都認可,能夠有效減少由于醫療資訊信息不能共享而造成的重復檢查、過度治療等。
市衛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市通過電子病歷的逐步建立,醫院之間聯網可進行資源共享,同時也免去了市民轉院看病時重復體檢等麻煩。此外,病人還可以通過電子信息數據庫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電子病歷,是現代醫療機構臨床工作開展所必需的業務支撐系統,也是居民健康檔案的主要信息來源和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電子病歷不僅能保證健康檔案“數出有源”,還能有助于規范臨床路徑、實現醫療過程監管,促進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緊急醫療救治能力。
目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仁濟醫院等已開始使用電子病歷。據悉,瑞金醫院從1995年左右便開始建信息化系統。截至目前,該院門急診系統已啟動了人性化的“數字化醫院”,使掛號、診治、收費、取藥更加快捷。
據了解,實施電子病歷后,瑞金醫院門診看病無紙化,網上傳輸“電子處方”,就診病人無需無謂的等待;拍片、取片等候報告,已經從兩個小時左右被縮減到半個小時左右;此外,檢查影像和診斷報告還可刻錄在光盤里,這極大方便了病人異地就診。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