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24-7-25
一、基礎條件
1.將中醫專病專科發展納入中心中長期規劃,建立符合中醫特色的績效考核補償機制,為專病專科發展提供保障,患者滿意率和知曉率分別達到90%以上。
2.開設具有獨立診室的專病專科門診,配備中醫綜合治療區域和相應設施設備。診室外懸掛統一的名稱(如:上海市中醫特色專病專科(社區)頸椎病門診等),公布出診人員(包括上級醫院專家)和出診時間等安排。每周開設專病門診不少于2個半天(中藥飲片為主的專病門診可酌減),開展專科建設的不少于4個半天。
3.配備有中醫藥健康管理及文化傳播設備。
4.建立健全中醫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周期內相關專病專科無二級以上醫療事故。
二、診療服務
1.診療中充分體現中醫理念和思維。原則上,以中藥飲片為主的專病專科門診開具中藥飲片的掛號數占該門診掛號總數的比例≥60%;以中醫非藥物療法為主的使用非藥物療法的掛號數占該門診掛號總數比例≥60%;以綜合治療為主的開具中藥飲片、中醫非藥物療法的掛號數占該門診掛號總數的比例≥60%。
2.制定并優化符合社區實際的中醫專病診療方案。開展專科門診建設的應包含2-3個中醫優勢病種。定期進行療效評價,優化協定方和診療方案。鼓勵有條件的中心進行院內中藥制劑開發。中醫診療水平在行業內得到認可。
3.鼓勵挖掘特色中醫藥療法,結合本單位傳統制定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并不斷評估和優化,原則上1個中醫優勢病種應使用不少于3種特色中醫藥療法。
4.發揮中心在中醫醫聯體的基層作用,積極參與中醫優勢病種推廣“631計劃”。至少聘請1名上級醫院專家,與上級醫院開展中醫骨干人員雙聘,開設專病聯合門診,暢通上下轉診。
5.全面實施《疾病分類與代碼國家臨床版2.0》(2022匯總版)ICD代碼、《中醫病證與分類代碼》(2021版)TCD代碼,明確優勢病種中西醫病名和診斷代碼,持續開展優勢病種跟蹤監測與評價。
三、人才團隊
1.專病專科的醫護團隊年齡、職稱、學歷等結構合理。原則上,專病中醫醫師應不少于2人,專科中醫醫師應不少于4人。鼓勵護理人員接受中醫藥知識和技能培訓,積極應用中醫護理技術,提高優勢病種療效。
2.原則上,專病負責人應為滿5年的高年資主治及以上職稱的中醫類別醫師,專科負責人應為副高及以上職稱的中醫類別醫師。在優勢病種診療上有豐富經驗和鮮明中醫思維,療效明顯,中醫特色突出。
3.有固定的專家顧問團隊。聘請上級醫院名中醫作為專科專病發展學術帶頭人,定期指導發展。
四、傳承與創新
1.開設名中醫工作室基層工作站或開展海派中醫流派傳承工作。
2.圍繞優勢病種的防治康和慢病全程管理等方面開展研究,承擔或參與區級以上科研課題或項目。
3.發表至少1篇圍繞專病專科防治康、全程健康管理、中醫技術推廣等方面學術論文或科普文章,鼓勵出版或參編專著。
五、充分融入家庭醫生團隊服務
1.依托家庭醫生團隊,定期舉辦與優勢病種相關的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開展適宜居家自我健康管理使用的穴位按摩、艾灸、功法鍛煉等保健技術培訓。
2.通過自媒體、微視頻、公眾號、培訓班等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面向居民開展科普宣講,提高居民中醫健康素養。每年至少錄制一個與優勢病種相關的短視頻開展宣傳。
轉載自-上海衛健委官網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