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22-6-6
上海6月1日進入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階段后,社會面仍有零星散發陽性感染者,不少人出行時口罩戴得不規范,聚集扎堆現象也偶有發生。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提醒市民:防疫成果來之不易,市民還應從自身做起,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來看上觀新聞的報道↓
天熱了怎樣佩戴口罩才科學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吳寰宇表示,外出市民務必佩戴口罩。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飛沫傳播的有效方式。近來天氣逐漸變熱,應注意戴口罩時需完全覆蓋口、鼻部位,并且全程佩戴口罩。
市民外出可根據情況選擇適用的口罩。如果去公園等戶外場所,可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外科口罩。如果去商場、超市、辦公室等室內場所,可佩戴顆粒物防護口罩,也就是KN95/N95口罩。如果需要到醫院就醫,建議佩戴KN95/N95及以上級別的顆粒物防護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
不聚集不扎堆,保持社交距離
疫情反彈風險仍然存在,不聚集不扎堆,市民務必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注意個人防護。吳寰宇說,由于新冠病毒主要通過近距離飛沫傳播,因此當市民聚在一起聊天、或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會隨飛沫排出到空氣中。近距離接觸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飛沫,會有導致感染的風險。所以建議市民外出時,人與人之間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
如果是室內、電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對密閉的空間,更應該盡量保持社交距離,同時規范佩戴好口罩。堅持做好“三件套、五還要”,規范佩戴口罩、及時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
首選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
堅持“三件套”、牢記“五還要”,市民同時還要做好手衛生。專家解釋:外出時可隨身攜帶免洗手消毒劑。乘坐公共交通、觸摸超市的電子收銀屏幕、電梯按鈕等公共環境后,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劑。如果不小心接觸口罩的外表面,或者其他可能污染的物品,也可以及時使用免洗手消毒劑。
有條件的情況下,市民仍應首選流動水和洗手液洗手。洗手時除了要關注已經耳熟能詳的“六步或七步洗手法”,更需要注意的是洗手的時間。根據世衛組織建議,洗手時搓手時間至少要達到20秒,差不多是唱2遍生日快樂歌的時間。外出回家后應及時用流動水和洗手液洗手。
及時接種疫苗,加強自我健康監測
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同時提醒,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預防新冠病毒肺炎的有效手段。請符合條件的盡快接種疫苗,尤其是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盡快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如果已完成全程接種的老年人,在滿6個月后盡快接種加強劑次。
此外,市民還應自覺遵守核酸檢測、掃場所碼、測溫等各項防疫規定,配合疾控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出現發熱、咳嗽、乏力、咽痛等癥狀,請及時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途中全程規范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