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22-3-3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電子娛樂產品所帶來的各種噪音嚴重影響兒童的日常生活,噪音性耳聾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加,故我們倡導兒童及青少年“遠離噪音,保護聽力,耳聰一生”。
噪音性聾的定義
噪音性聾是指暴露在一次短暫的強脈沖環境,或長期在反復噪音環境中所致的聽力下降,統稱為噪音性聾。聽力損傷程度與接觸噪音時間、噪音強度與性質等諸多因素有關。
以下噪音會影響兒童聽力:
1、家庭噪音
簡單講就是居住環境中形成的不恰當或者不舒服的聽覺刺激,也稱為室內噪聲污染。例如家庭中電視機、平板電腦、收音機以及家人高聲吵架等所產生的噪音。長時間家庭噪音會造成兒童內耳毛細胞不可逆損傷,故可能導致兒童永久性聽力下降。
2、耳機噪音
在嘈雜的環境中,如地鐵、公交車里,戴耳機時會不自覺地調高音量,當耳機音量超過85分貝時,時間較長可造成聽覺疲勞;當音量高達110分貝以上時,嚴重者造成不可逆性聽力損傷。
3、玩具噪音
各種有聲電動玩具,例如電動機車、大型音樂槍以及擠壓吱吱叫的空氣壓縮玩具等,在啟發兒童智力的同時,過大的聲響,可能對兒童聽力造成傷害。
4、娛樂場所噪音
在商場、游樂園、影劇院等娛樂場所,環境噪聲時常嚴重超標,經常接觸這種噪音環境,兒童的聽力會受到嚴重的損傷,各項身體機能也會受到影響。
兒童耳聾初期都有哪些癥狀?
1、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明顯比家人要求的音量大。
2、經常將手攏在耳后,增大接收音量的效果。
3、經常注意不到別人在和自己打招呼。
4、經常向家長訴說耳內疼痛、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
5、面對面交談時經常打岔或要求對方重復,經常誤解對方語意。習慣于將頭偏向一方,聽別人講話時總是用一側耳朵接聽電話。
如何預防噪音傷害?
1、應盡量讓兒童遠離強噪聲源。
2、在兒童聽力沒有發育成熟前盡量不佩戴耳機。青少年如需佩戴,宜選擇頭戴式耳機,盡量避免在嘈雜環境下使用耳機。
3、使用“60-60-60”原則——國際公認的保護聽力的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耳機時,音量一般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每天連續聽聲音不超過60分鐘,以間歇收聽為宜;周圍環境聲音最好不要超過60分貝。
4、盡量少帶孩子去比較吵鬧的游樂場所,或者縮短在游樂場逗留的時間,建議家長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比較安靜的活動。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