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21-11-16
本周三是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慢阻肺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甚至可能上升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但是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認識到慢阻肺的可怕威脅呢?
很多人有吸煙史,擔心自己的肺部會長腫瘤,積極地進行胸部CT的檢查。其實,吸煙不僅僅會導致肺癌等疾病,還會導致一種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調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病率為13.6%,總患病人數近1億。主要表現為長期持續或間斷地咳嗽、咳痰與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COPD患病周期長、反復急性加重、有多種合并癥,嚴重影響中老年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 并導致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負擔。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和可治療的疾病,其特征是持續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這是由氣道和(或)肺泡異常所致,通常由大量接觸有害顆粒或氣體引起。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吸煙及其他環境暴露如生物質燃料暴露和空氣污染,還有宿主因素包括基因異常、肺部發育異常和衰老。
最常見的呼吸系統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和(或)咳痰。
慢阻肺患者還可能突然出現呼吸道癥狀突然惡化的情況,稱為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大多數慢阻肺患者都有明顯的慢性合并癥,會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慢阻肺常見合并癥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焦慮和抑郁、肺癌、代謝綜合征和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