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健康寶箱 | 2021-10-8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7個節氣,也是標志秋天的第5個節氣。按傳統歷法,寒露是九月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指此節氣氣溫進一步降低,草木上的露水不僅發白,而且非常冰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寒露到,寒風來,天氣逐漸轉涼,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干燥;北方廣大地區已從深秋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養生
1、適時添衣
寒露過后,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
2、朝鹽晚蜜
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在秋天服用蜂蜜,還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因此,當秋天來臨之際,最好“晨飲淡鹽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體健康!
3、養陰防燥
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蓮藕、銀耳等,以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
4、早睡早起
寒露過后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要注意調節生活節奏,防止過度疲勞和熬夜。《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的說法,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
5、適當養胃
秋天氣溫漸漸變涼,胃腸道在此時會變得特別敏感,因此,寒露以后的養生特別要注意養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
6、寒露腳不露
進入寒露后,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保暖,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