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盂蘭盆節,日期為農歷七月十五。在中國文化里中元節也是鬼節,這不僅僅有人文民俗上的象征意義,同樣也對應著天地的運行,反應出來客觀的節律。中元節在立秋處暑的兩個節氣相交的地方,象征著天地之間陰氣逐漸要戰勝陽氣,占主導地位。人不注意容易感染陰邪之氣,這些從五運六氣傳統醫學也是可以解釋的。
而在養生上,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從中元節開始就要注意秋意漸濃,是養陰養肺的時節了。那么如何才能順應時節保養身體呢?詩燁來告訴你。
《說文解字》里提到過:“七月,陰氣成。”陰氣生長的時候,對于氣虛、陽虛的人來說,會感覺身體疲乏、容易生病,加上現在天氣還很悶熱,濕氣尤重。因此中元節養生的關鍵就在于避濕氣。
下面詩燁就為大家介紹幾種避濕氣的方法:
1、多運動,多出汗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癥。運動可以緩解壓力,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秋高氣爽的中元時節,最適宜的運動莫過于去爬山了。秋季時去爬山,感受一下溫度的變化,這對強健身體來說是很有好處的,有助于提高人體適應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
2、避開濕氣過重的環境
人體內產生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和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建議平日里要少去濕氣重的地方。
①、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濕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酸痛。
②、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
③、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不要蓋潮濕的被子,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體,吹干頭發。
④、房間要記得開窗透氣,這樣能夠與外界的空氣交往,同時將潮濕的空氣趕走,讓新鮮的空氣進入房中。
3、注意飲食
中元節有愛吃鴨子的習俗。有人說吃鴨可以辟邪,“鴨”和“壓”同音,所以人們認為吃鴨可以壓住鬼魂。但其實鴨肉的營養價值高,脂肪低,富含煙酸、維生素B和E,利用它燉湯喝,有助滋補身體。
中元節前后正是夏季,人們可以嘗試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后,病癥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
超越團隊夢想,創造客戶價值。詩燁公司是醫用家具行業頗具規模的專業設計制造企業,擁有一批年輕有為、朝氣蓬勃的管理人員和相關專業技術人才,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醫用家具的整體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配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