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13-5-9
家庭病床作為醫院床位的補充形式, 社區衛生服務的主要模式, 有效的提高了衛生資源的使用效益, 降低了醫療費用的成本, 滿足了日益增長的衛生需求, 同時緩解了醫院床位緊張的壓力, 解決了部分居民“看病難”“住院難”的問題。這種方便、有效、經濟的醫療衛生模式已逐漸得到社會的認可。家庭病床護理已成為21世紀護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新起點,它的模式、內容、對象、管理制度都在不斷完善和發展。
對于家庭病床護理,在國際上尚無統一概念,在我國不同學術著作中對家庭病床護理的定義也不盡相同。家庭病床護理解釋為對需要連續照顧的病人及其家庭,能在自己居家環境中,得到連續(定期)、綜合性、專業性的健康照護服務。也有人稱為“家庭健康護理”它是以家庭為服務對象,以家庭護理理論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工作方法,護士與家庭共同參與,確保家庭健康的一系列護理活動。相關專家認為家庭病床護理定義的內涵至少應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強調家庭病床護理的地點是在家中,包括在護理者家中、在被護理人家里,但主要指在被護理者家中提供的護理;其二,護理對象可以是處于不同健康狀況的人,包括心理和身體的健康。可以是長期照顧一個有慢性病或是有殘障的人,也可以是間斷地或是偶然地照顧一個有急性病的人,還可以是對一個健康的人或是其整個家庭進行的健康教育和預防保健工作;其三,護理是專業人員提供的專業性服務,如注射、傷口護理、及各種管道的護理等,也可以是非專業人員提供的日常生活服務,如洗衣、做飯、購物的服務 。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慢性病增加,家庭病床護理的潛在需求量很大,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糖尿病,還有肝臟疾病、潰瘍病、老年癡呆、關節病變、癱瘓等也需要家庭護理。對家庭病床進行分析,2007-2008年2年共開設了1124張,患者的平均年齡73.89±13.24歲,服務人群以老年患者為主。曾友燕[8]等對上海市某社區500名老年人調查顯示,81.2%的老年人有家庭護理服務需求,老年人最需要的家庭護理服務有: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康復護理和預防保健等。付勤等對深圳市6個社區216名老年人和78家社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調查,表明84%的老年人對家庭護理有需求。
主要服務對象:①無需住院治療的各種慢性病病人,如高血壓,糖尿病,肺源性心臟病等病人;②各種疾病的終末期病人,如癌癥晚期,各系統疾病的終末期需進行姑息療法的病人;③神經系統疾病及思維能力有障礙的病人,如老年癡呆,精神病分裂癥但病情較穩定的病人;④各種急性疾病、創傷、大手術后病情已穩定,可以出院繼續治療或康復休養者;⑤老、弱、病、殘到醫院聯系就診困難者,不需要特殊儀器和技術處理的適合在家中治療的疾病,如腦血管意外及后遺癥者。
開展家庭病床護理是加快城鄉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它增添了新的護理工作內容,擴大了護理工作職責,實現了以護理疾病為中心向人群整體為中心的轉變,使服務從醫院走向家庭,它已成為21世紀護理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熱點。因此,承擔家庭病房護理的護士,應是專業理論知識扎實,臨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一專多能專職護士,并且應掌握心理學、健康教育等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技能,滿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同時,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家庭病床的規范化管理和資格管理,促進我國社區衛生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